1965年敬请关注!
简介:PeterWhiteheadAndtheSixties [9891minutes] Studio:BfiVideo 英国1967年纪录片,这部类记录片是1965年6月11日在皇家爱尔伯特音乐厅拍摄的现场.记录了这个世纪最杰出也是最尊贵的诗人的聚会。出席的有AllenGinsberg(金斯伯格生于1926年,是“垮掉一代”的主要诗人)、LawrenceFerlinghetti(劳伦斯.费林赫迪生于1919年,是一位“垮掉一代”的诗人,有《心灵的科尼岛>)、GregoryCorso(格雷戈里.科尔索),HarryFainlight,与MichaelHorovitz等 [独家英国二区BFI版本,独家奉献!] 关于PeterWhitehead 根据电影杂志Sound&Sight的绘声绘色的描述,PeterWhitehead的生涯就是60年代文青的浓缩:大学毕业开始拍摄记录短片,出名的65年那部whollycommunion,是拍AllenGinsberg在伦敦AlbertHall的诗歌朗诵会,就是那次朗诵会Ginsberg喊出了那句Tonightlet'sallmakeloveinLondon.Whitehead当时几乎还不知道怎么操作摄像机.拍了40分钟的图像,音轨全坏,幸亏有BBC的现场录音,让他后来剪出了33分钟的短片.从此通向文化界的大门敞开,拍了一堆RollingStones,PinkFloyd的footage和名人的专访.在那个每个人都有三分钟知名度的年代也算出了点小名. 60年代末,政治事态的发展越来越暴力,68年他拍摄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暴动,那些素材帮助他创作theFall,一个关于反战游行如何以失败告终的故事片.虽然是一个旁观者,他不可避免的置身其中,为当时的挫折情绪所笼罩.69年爱丁堡电影节,他深受观众反馈的困扰,thefall的拍摄又几乎让他破产.有一天他走在广场上,忽然听到背后巨大的急切的拍打羽毛的声音,吓了一跳,以为置身Hitchcock的"鸟"里面.原来是一个老人在给小鸟喂食.老人家亲切的叫着这些鸟的名字,井然有序的安排他们啄食手里的食物.这让他觉得自己对于养鸟可能比拍片更有天分.于是他丢下了导演的生活,卷起铺盖去了摩洛哥(PennyLane!),开始旅行和饲鹰的日子,直至今日... 其实仿佛每个时代的文青,在成年的时候似乎都有一个这样的momentofrevelation,发现自己没有天才,错信先知,荒废人生,或是觉得自己的艺术或者政治倾向对于变革并无裨益...区别就是有些人能够远遁的那么彻底那么坚决,有些人时不时的还要表个态淌个混水.现在70岁的PeterWhitehead说自己没有变成律师也没有吃毒蘑菇,依然坚持追逐生活的神奇的一面,这番话虽然没有增添我对世界的信任,还是让我对以后的自己有一点期待. 关于AllenGinsberg ALLENGINSBERG,出生于新泽西州的诺瓦克市佩特逊镇。 父亲路易.金斯堡是一位中学英语教师,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母亲诺米.莱维.金斯堡曾是美共党员和激进左翼组织的成员,还在金斯堡的孩提时代,就因美国政府对共产党人的残酷迫害得了精神恐惧症,住进精神病院,直至去世。 母亲的不幸遭遇在金斯堡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并极大地影响着他后来的生活与创作。 1943年金斯堡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在莱昂内尔.屈林等著名文学教授影响下开始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 1945年金斯堡应征入伍,但很快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退伍,并重回哥伦比亚大学,同时开始练习写作。1947年1月金斯堡结识了尼尔.卡萨迪,一位对“垮掉的一代”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两人随即发生同性恋关系;不久他又认识了毒贩子赫伯特.沆克,从此麻烦不断。1949年4月22日沆克因涉嫌偷盗而被捕入狱,并判刑五年。 金斯堡也因窝赃同谋一同被捕,后以精神障碍为由进哥伦比亚精神病院治疗。 在精神病院他结识了同为病人的卡尔.所罗门。在金斯堡眼里,所罗门是一个“疯圣”,其怪诞的行为表达了对理性社会的反叛和对人类苦难的洞察。1955年10月金斯堡在旧金山的“六号美术馆”举办了一次诗歌朗诵会,并在会上朗诵了《HOWL》一诗。第二年,旧金山的“城市之光”出版社发表了诗集《HowlandOtherpoems》,金斯堡一举成名。 关于GregoryCorso1930- 格雷戈里·柯索(GregoryCorso),伟大的老垮掉派革命 家、狂想家、诗人,坚定的异性恋者,20世纪美国诗坛最佳发型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一个笑话多过屁话的好人,好父亲,优秀的 意大利裔小扒手,浪子回头的道德楷模,生于1930年3月26日, 卒于2001年1月17日,完成了他反叛的一生和承继的一生。 《格雷戈里·柯索诗选》(美国)格雷戈里·柯索著罗池译 格雷戈里·柯索(GregoryCorso,1930-2001),美国优秀诗人,与凯鲁亚克、金斯伯格等齐名的垮掉派文学运动开创者。一个街头流浪儿、少年犯,全凭自学和天赋达到艺术的顶峰。其人狂放,从不妥协,长期被主流文坛排斥;其诗绝妙、纯粹、本质,以独到的诗性敏感解放了语言,极受同仁推崇,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一生穷困潦倒,死后葬在雪莱的墓旁。 《当代美国诗歌一瞥》。《外国诗》总第2辑,北京·外国文学社,1984年版,195页。英文拼写有误。(此文后编入《美国文学简史·下册》[董衡巽等编,外国文学社,1986年版,479页],译名改为“格利高里·考索”,但错字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