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节

  • 文艺 生活 记录
  • 120分钟
  • 中国地理最西点——阿寅勒柯尔克孜族牧村,50余户人家… 中国地理最西点——阿寅勒柯尔克孜族牧村,50余户人家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清真寺,是村里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和信息发布平台。转场之前的主麻日,是全村男性村民最后一次集中的机会,驻寺伊玛目宣布第二天全村将陆续转往各自的夏牧场。同时,迎来一年一度长达30天的斋月。 一个月后,开斋节如期而至,各家宰牲相迎。在村里唯一的清真寺里,兼任州政协副主席的大阿訇主持着礼拜仪式。为往者的祭祀,为新生的祈福,还有乡长、村支书的政策宣讲……一个开斋节,承载着边远牧区的社会百态。 开斋节之后,暴雪弥漫,数千头牦牛踏过亘古未变的荒漠高原。这个中国地理最西点的牧业村,也将迎来漫长的冬季。 《开斋节》是201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之专题展“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的参展作品。导演刘湘晨是新疆著名的纪录片作者,其最近的创作聚焦在节日民族志系列,这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的子项目之一。 制片方式的变化,带来表述方式的递进和“社会化”。刘湘晨的身份意识逐渐向一个影视人类学家靠近,其作品也具有越来越清晰的影视人类学特征。其最大特点是,完全摒弃了专题片以“抒情旁白民族风情专家访谈”的演示方法,而采取了影视人类学的叙事规范和技巧。 他选择了中国地理最西点的柯尔克孜族村落为观察对象,记录了柯尔克孜族村民在开斋节前后一段时间的生产和生活,表现了穆斯林乡村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生活意义系统。乡村宗教与世俗生活杂糅在一起的状态,正是高原牧民生活的常态。对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者甚至执政者而言,该片不啻为及时而宝贵的发现。 《开斋节》,被刘湘晨视为迄今为止自己最满意和成熟的作品。

同类型

开斋节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