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之路

  • 生活 穿越 家庭
  • Luc Feit Isabell Hindersin
  • 120分钟
  • 太空人之路 AlleederKosmonauten 莎夏‧華爾茲Sas… 太空人之路 AlleederKosmonauten 莎夏‧華爾茲SashaWaltz SashaWaltz/ElliotCaplan|1999|Color|Nocommentary|video|58min 《太空人之路》為SashaWaltz電影的處女作,片名來自東柏林Marzahn區的街名。這些80年代早期的公寓,從外表看來,與一般住宅區的公寓並無不同,也許客廳的中央就只是擺著一張沙發。然而,這種相似性僅止於其外表,每間公寓的大門內,每個家庭都有其精彩的故事。SashaWaltz的影片詭異地描述一個祖孫三代,同居在一個典型的社區公寓之中的故事。在這個不正常的家庭裡,有一個嚴厲又古怪的祖父,彈著手風琴,走起路來像豆豆先生般地不安分;身材肥矮,整天用吸塵器維持清潔而疲憊不堪的祖母;在戀愛激情點綴下享受婚姻生活的小夫妻;以及一對備受小夫妻倆忽視的兒女…,同情與諷刺並置,亦深情亦殘酷。「空間」在SashaWaltz的作品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舞台要素,對她來說甚至是比音樂更為重要。在她多數的創作當中,都先以空間為中心,而更具體說,是建築。也因此,空間或建築影響、也主導了作品的內容。對她而言,相較於可隨時拆建的佈景,建築的原型總是不變,它有更多強烈的本質與素材。 去年曾來台演出其震驚世界的作品《肉體》(Korper)的SashaWaltz,1993年以第一部作品《旅行家三部曲》(TravalogueTrilogy)在國際舞壇中崛起,之後便帶著作品巡迴歐美,在各大藝術節中演出。與約亨‧桑狄(JochenSandig)成立SashaWaltz&Guests舞團,並於1999年至2005年間,擔任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管理總監的工作。 莎夏•瓦茲於1963年生於Karlsruhe,出身自MaryWigman門徒的門下,之後在阿姆斯特丹與紐約接觸到即興舞蹈的創作,於九零年代崛起,被喻為琵娜•鮑許(PinaBausch)接班人的『舞場新秀』。她的創作事業以旅行式的作品開始,於1993-1995年間完成《旅行家》(Travelogue)三部曲,以一個女人穿越各種不同切面空間的歷程,呈現對男女舞者詮釋方式的質疑、家庭的解體以及被大眾傳播媒體所操弄的個體行為;接續著這種社會學式批判的旨趣,在1996年完成《太空人之路》(AlleederKosmonauten),將相關的創作意圖進駐柏林近郊的公寓中推到極端,而且更進一步地由莎夏自己將該舞劇置入另一個全然異質的太空船中:錄像世界;由是,機械性的肢體、無釐頭的狂喜、將他者工具化的殘酷人性等等都被框入一個更為暴力的數位化世界。1997年的《一城兩地》(Zweiland)則企圖切入融合為一個大工地的柏林,呈現其間的斷裂;1998年赴莫斯科近郊的Ljubimovka,與AnatoliVassiliev戲劇藝術學院合作完成《世間》(NaZemlje),該劇在1999年獲亞維農戲劇藝術節邀請時,莎夏已著手《九九對話》(Dialoge’99)的創作。接著便是她早熟的創作事業的高峰,即2000年初與另一德國劇場新秀ThomasOstermeier攜手領軍柏林最重要的劇院之一Shaubühne,於名建築師DanielLibeskind設計的猶太紀念館中演出新作《身體》(Körper),下一齣作品將在巴黎的城市劇院進行。 我們一直等到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才耳聞七零年代中崛起的琵娜•鮑許,而必須到九零年代末才有幸在台灣見到她的作品;其實,急於引介莎夏•瓦茲或許就是希望能夠迴避再次的遺憾。而筆者決定採取逐劇引介這一方式的理由便在於希望讀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其創作內容與風格,更希望有日能與同好或好奇者能有所準備與期待地來迎接莎夏的演出。 就讓我們從『對話』開始吧! 莎夏所創造出來的舞劇身體比琵娜來得華麗而且唯物,總是弔詭地同時包容著碎解與接合這兩種運動,碎解的同時有外在異質元素的滲透,而接合時也會超出肉身之外同他物結合造成質變,因此,莎夏的身體絕非肉體,而是類似蒙太奇式的影音『物—體』;這雖是一種無盡的辯證過程,但在舞台上進行過試驗或說蛻變後的身體,她總會留下一個詩意的喟嘆或黑色的驚呼來平息我們所處時代的不安與失望。

同类型

同主演

  • BD
  • BD
  • BD
  • BD
  • BD
  • BD
  • BD
  • BD

太空人之路评论

  • 评论加载中...